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荣膺“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来源:国家文物局 发布时间:2024-01-20 21:48 访问量:478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国家文物局 链接:让文化遗产华光永续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荣膺“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qq.com)


1月19日上午,“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81名个人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50个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其中,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荣膺“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从1944年成立保护研究组,开展敦煌石窟积沙清理、壁画修复、崖体加固等工作;到1984年全面开展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工作;再到2014年设立敦煌石窟监测中心,敦煌研究院在保护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支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近二百名技术人员的高质量保护技术团队。敦煌研究院几代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在大漠深处、摩崖之间显身手,攻克古代壁画保护、土遗址与石窟寺保护、丝路遗产监测预警与预防性保护、文物出土现场保护、岩土质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多项技术难题,让敦煌这颗“丝路明珠”恒久璀璨。


图片

莫高窟第130窟保护现场讨论


图片
莫高窟158窟壁画修复现场


他们提供了我国古代壁画和彩塑保护的敦煌方案。针对石窟寺、殿堂、墓葬壁画面临的威胁,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攻克了古代壁画酥碱脱盐、起甲回帖、空鼓灌浆等修复技术难题,打破了墓葬壁画生物防控和微环境调控等技术困境,突破了塑像稳定性评估、骨架替换等技术瓶颈,建立了古代壁画和彩塑的保护技术及科学程序,相关技术成功应用于莫高窟、麦积山石窟、永乐宫、布达拉宫和徐显秀墓等重要壁画、塑像的保护修复,抢救了13省市153处濒危遗产的古代壁画和塑像。


他们开创了我国土遗址和石窟寺保护工程模式。针对我国土遗址与石窟寺面临的坍塌、掏蚀、开裂等毁灭性破坏问题,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攻克了干旱环境交河故城等遗址结构失稳和表层劣化加固的技术难题,化解了潮湿环境下良渚遗址等考古剖面劣化防治的困境,突破了莫高窟等崖体失稳、渗水、风化等技术瓶颈,建立了基于传统材料与工艺的土遗址夯筑支顶、楠竹加筋复合锚杆锚固、喷渗-滴渗防风化为主的成套技术体系。形成技术标准6项、专利68件,获国家级、省部级和行业奖励10项,抢救了我国12144处濒危遗址。


图片

交河故城保护加固现场


他们率先建立了土遗址和石窟监测预警和预防性保护方法,形成技术标准5项、专利12面向丝路遗产面临的区域环境-微环境和遗址病害等的监测需求,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在麦积山石窟和北庭故城等10余处重要遗产点,构建了数据实时传输的遗产监测可视化平台,为丝路申遗提供了有力保障;基于莫高窟构建了甘肃省16处重要石窟的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了变化可监测、风险可预报、险情可预控、保护可提前的预防性保护目标;围绕莫高窟风沙侵蚀威胁,构建了以“固”为主,“阻、输”结合的综合风沙防护体系,使得窟前积沙量减少85%。


他们创建了我国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新模式。针对考古发掘现场脆弱质文物第一时间难以保护的问题,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研发了我国首个考古发掘现场“移动实验室”,集成了现场测绘、环境监测与评价、文物保护分析等技术,构建了文物出土现场保护技术体系,有效支撑了石峁遗址等13处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的保护工作,实验平台及其工作模式推广至10余省100余项考古工程。


他们提供了岩土质文物保护工程科技创新新手段。针对自然环境侵蚀岩土质文物时序特征无法控制和尺寸效应难以消除的瓶颈,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建成了全球文化遗产领域唯一的全气候大型模拟平台——多场耦合实验室,构建了涵盖温湿度、日照、降雨/雪等因子的模拟场,有效打通了保护技术实验室到现场实施中的关键环节,为工程实践的科学性、耐久性提供了验证条件,极大促进了文物保护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的转变。


让文化遗产华光永续,是技术的革新突破,也是与自然的较量、与时间的对抗。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扎根大漠,在文物保护事业上不遗余力。不断突破的技术理念被推广至全国,并沿着“一带一路”惠及更多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返回 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