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环境考古•江南研究生论坛”会议纪要

来源:中国考古网 发布时间:2023-05-24 11:23 访问量:375

  5月16日,第二届“环境考古·江南研究生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由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地理科学学院、社会发展学院联合承办,来自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华侨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同学为本次论坛带来了14场精彩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侨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三十余位代表线下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执行院长贾鑫副教授主持。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黄凤良同志和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黄昌春教授分别为本次论坛致辞。他们首先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在地理学、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生的培养状况,肯定了“环境考古·江南研究生论坛”为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做出的贡献。他们认为,数十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能够齐聚一堂,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环境考古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能够更好地助力环境考古领域的人才培养。他们希望与会的研究生在论坛上获得更多的指点,增强学术和科研能力。

  线下参加本次论坛的领导和老师还包括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苏锦同志,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舒军武副教授,南京大学孙雪峰副教授,兰州大学张山佳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刘演副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黎海明副教授,华侨大学王琳副教授,以及南京师范大学贾鑫、杨林、胡竹君、张志平等。

  本次论坛围绕考古年代学、地学考古、生物考古和空间考古四个主题展开。不同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围绕考古测年技术与应用、区域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生业模式与地理环境变化、空间考古方法与实践等内容为本论坛带来了14场精彩的报告。四个主题分别由南京大学孙雪峰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舒军武副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贾鑫副教授和华侨大学王琳副教授主持。具体如下:

  第一专题由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孙雪峰副教授主持,来自兰州大学的博士生杨继帅(特邀报告)和来自南京大学的博士生郭小奇分别汇报了史前我国北方的集约化粟作农业系统、沙漠边缘的早期人类扩张。

  兰州大学博士生杨继帅的报告题目为《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可持续的集约化粟作农业系统》,他介绍了该团队以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为研究对象的稳定同位素工作,发现在距今5.5 ka前的大地湾遗址已经形成了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农业模式。他从遗址出土的粟作农业系统核心要素——粟、黍和家猪入手,通过猪牙表层残留物中的淀粉粒和植硅体分析重建了猪的食谱,通过粟、黍炭化种子的氮同位素分析追踪了农田的施肥行为,发现在距今5.5 ka前后的大地湾遗址已经形成了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农业模式:人吃粟米,猪吃稃壳;圈养家猪,收集粪便;猪粪肥田,维持地力,避免休耕,提高产量。该研究结果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粟作农业社会将粟、黍种植与家猪饲养紧密结合,克服了粟、黍产量低和黄土肥力有限的瓶颈,为当时中国北方的复杂社会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此外,杨继帅博士也详细介绍了本篇文章的写作历程,他从大学四年级开始这项研究,除了针对考古样品的分析,还通过现代农田施肥实验不断验证猜想,从第一批数据产出到文章发表,前后历时五年半。最终,该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Nature Sustainability》上。杨继帅博士向我们证明,一项优秀科研成果的诞生,需要吃苦耐劳的意志与锲而不舍的坚持。

  南京大学博士生郭小奇报告题目为《基于光释光年代的阿拉善高原沙漠边缘早期人类扩张》。在阿拉善高原沙漠边缘人类活动遗迹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光释光、碳十四等多种测年手段,综合确定该地区旧-新石器过渡阶段的人类活动年代,尝试探讨人类向沙漠的扩张过程、阿拉善高原沙漠边缘人类活动与农业起源的可能关联。该团队在阿拉善高原沙漠边缘发现了多个旧石器时代遗迹点,包括腾格里沙漠51处、巴丹吉林沙漠14处、乌兰布和沙漠10处;相关遗迹单位发现的石制品以小石片工业、细石器工业制品为主,还伴随少量的动物骨化石。对相关遗迹点的光释光年代学研究认为,该地区古人类的扩张活动始于距今8.0-9.0 ka的腾格里沙漠,在距今8.6 ka前后到达乌兰布和沙漠,并向西、北扩张。该研究初步归纳了中国北方人类活动在不同地貌单元的扩张过程,并为该地区人类活动的研究提供了准确的年代记录。

  地学考古版块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舒军武副研究员主持,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3位研究生带来了精彩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戴锦奇同学的报告题目为《杭州湾南翼新石器生业模式与地貌环境演变的可能联系》。她指出百年尺度滨海湿地的环境演变对早期人类定居和生业模式演化具有重要影响。她通过植硅体、孢粉、有孔虫等微体古生物学分析,建立了杭州湾南翼童家岙TJA钻孔和井头山1504钻孔全新世以来地貌环境演化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历史;结合区域已有的地质、生物和考古学记录,探讨了杭州湾南翼全新世以来的下垫面变化和早期人类生业模式的变化特征。她认为全新世以来杭州湾南翼的地貌演化受到海洋和河流动力的共同影响:早中全新世海平面上升,海侵快速淹没并充填河谷形成河口湾/浅海环境;在距今8.0-7.6 ka期间,海平面相对稳定条件下,陆海相互作用形成滨海平原,且陆地随着河流作用增强向海推进。她还认为新石器时代先民生业模式的转变与地貌演化及区域下垫面变化密切相关:滨海湿地稻作农业出现于距今8.0 ka前,发展于距今7.6-6.6 ka,成熟于距今6.6 ka,分别对应潮滩、盐沼和淡水湿地环境。

  南京师范大学周萌萌同学的报告题目为《宁绍平原全新世地貌和水文环境演化与极端环境事件——以井头山遗址为例》。她以井头山遗址为例,研究了宁绍平原全新世地貌和水文环境演变与极端环境事件。她通过对遗址内T509剖面粒度分析和硅藻组合的研究,发现距今8.0 ka前的井头山遗址为咸水-半咸水环境;距今8.0 ka后则处于全新世大暖期,降水较多,沉积物供给堆积速率较高,海平面上升速率减缓,海水影响减弱,水体淡化,可能短暂出现浅水沼泽环境。井头山遗址所在的低山丘陵为新石器时代史前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先民适应并利用海洋资源,形成了具有浓厚海洋文化属性的考古遗址;但是,T509台地上部文化层再次被咸水-半咸水环境取代,海水入侵终结了文化的发展;距今7.0 ka前后海面上升速率大幅降低,陆源输入增加,海岸线东撤并逐渐成陆,极端事件频发,洪涝灾害严重。此外,硅藻结果表明,距今6.6-6.2 ka期间的咸水-半咸水沉积环境可能是由风暴潮携带而来;JTS-XP剖面和JTSK08钻孔均记录到距今5.5-5.0 ka期间的风暴潮事件;JTSK08钻孔记录到距今4.4 ka前后杭州湾南岸广泛的沿岸洪水,也可能由较强的风暴事件引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志霖同学的报告题目为《杭嘉湖平原 ZK3 钻孔沉积物粒度端元分析及其气候-海平面响应》。他通过非参数化粒度端元分析模型对杭嘉湖平原地区ZK3钻孔中距今8.0 ka以来的沉积物进行粒度端元分解及其物质来源解析,揭示了不同端元指示的沉积环境。结合气候-海平面变化记录,该团队重建了区域环境演变历史。研究发现,ZK3钻孔的沉积物可以分解为三个端元:EM1为河流洪泛沉积,EM2为湖相沉积,EM3为海相沉积。在距今8.0-6.2 ka期间,EM3含量波动减小,EM2含量波动增加,硅藻组合显示期间发生了一次海侵事件,该阶段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为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距今6.2-4.8 ka,海平面下降,海洋影响减弱,磁化率值大幅降低反映了东亚夏季风减弱,气候向凉干转变;距今4.8-3.1 ka,气候略转暖、降水略增多,海平面有所回升,沉积物组成发生了变化,EM2含量先在高值平稳增加后波动减少,而EM1含量则与之完全相反;距今3.1 ka之后,EM1含量成为最主要的沉积组分,EM2含量与EM3含量维持在较低的区间内波动,气候凉干化、海面下降,该地区转变为洪泛平原沉积环境。

  生物考古版块由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执行院长贾鑫副教授主持,来自浙江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4位同学带来了精彩报告。

  浙江大学张之恒同学的报告题目为《微CT扫描视野下的上山遗址植物印痕遗存分析》。他通过采集上山遗址上山时期文化层中出土两片陶片,使用光学显微镜、微CT扫描对陶片内外部印痕进行观测,发现在陶片内部有水稻小穗轴、稻谷、稗属小穗及其它植物,在陶片外部则仅发现稻谷印痕。通过微CT扫描获得了水稻稻谷形态、小穗轴比例、芒的形态等,均显示其野生特征;数量较多的稗属小穗印痕相对较为破碎,推测其可能是经过去壳加工后所产生的废料。此外,该研究还测量了上山遗址水稻稻谷印痕的长宽高,将其与长江下游地区其它遗址的水稻籽粒进行了对比,发现上山稻谷尺寸更小、籽粒更加瘦长、厚度更薄,所处驯化阶段较为低级,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下游稻谷的长宽比逐渐降低。该项研究中还发现了陶片外部印痕和内部印痕的差异较大,可能源于外部印痕的局限性,侧面说明了开展三维CT扫描研究的重要性。

  浙江大学陈嘉鑫同学的报告题目为《宁波吕岙遗址植物遗存分析》。她在吕岙遗址的疑似水稻田采集了62份植物浮选样品,出土的农作物遗存主要包括稻壳和小穗轴,数量很少,出土概率却相对较高;同时,出土的非农作物遗存种类极为丰富且数量众多,以耐盐性种属为主,表明当时先民尚未完全掌握除草技术。在对相关样品的植硅体分析中,发现了具有种属鉴定意义的类型,包括稻属扇型、芒属扇型、芦苇属扇型、竹亚科、茭白扇型和海绵骨针等。结合大植物遗存与植硅体分析结果来看,吕岙遗址稻壳和水稻小穗轴出土概率较高,且其中4份样品发现了数量超过5000粒/g的稻属扇型植硅体。结合考古发现的田埂遗迹,可以进一步推测吕岙遗址存在良渚晚期的水稻田。但是,出土概率较高且出土量较大的木炭可能说明吕岙遗址还处于相对原始的刀耕火种阶段。

  南京师范大学师宏伟同学的报告题目为《辽西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先民摄食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他以水泉遗址2020年发掘的骨骼遗存为研究对象,通过骨胶原碳氮稳定同位素方法和MixSIAR模型重建了水泉遗址先民摄食结构。总体而言,在暖湿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辽西地区农业生产进入了成熟阶段,粟黍类谷物成为水泉遗址先民最主要的食物资源,但是,动物蛋白消费的个体间差异也较为明显。通过对比辽西地区青铜时代早、晚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值,发现辽西地区在晚全新世气候衰退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农业文明的大发展;辽西地区南北不同的地貌形态与水热组合也对先民摄食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南部先民的农业活动明显强于北部地区,而畜牧经济成为北部先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辽西地区青铜时代先民面对气候环境变化因地制宜选择了不同的摄食结构策略。

  南京师范大学梁伟豪同学的报告题目为《长江下游地区崧泽文化农业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他通过对常州地区青城墩遗址的植物大遗存研究,在24份浮选样品中共发现了131粒炭化水稻种子和2262粒炭化水稻基盘。相关研究表明青城墩遗址先民在崧泽文化时期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结合前人的研究工作发现,长江下游地区崧泽文化时期人类主要的生业经济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经济,辅之以采集葫芦、芡实、桃、甜瓜等野生植物资源的采集经济。距今7.0 ka后海平面上升速率减缓和海岸线的东撤为开展水稻农业生产的古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栖居环境,该时期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为水稻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长江下游地区崧泽文化时期(距今6.0-5.3 ka)是文明起源的关键阶段,而距今6.0 ka后的人口压力是长江下游地区古人类选择稳定、高产的稻作农业为主体生业经济的原因。

  空间考古版块由华侨大学王琳副教授主持,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和华侨大学的5位同学带来了精彩报告。

  华侨大学的刘祥宇同学通过基于成本表面的路径搜索方法,复原了厦门周边14条山地古道的历史走向,并探讨了成本表面构建过程中各向异性要素的处理方式和成本函数选择对古道复原路径的影响。在研究中,他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和现场调研数据,考虑各向同性和异性要素(如坡度、水系等),利用4类成本函数和3类坡度处理方式,共生成12种成本表面。其研究结果展示了不同成本函数和坡度处理方式下的最优成本路径,并将其与实际遗存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他从逆向思维出发,通过实际道路反推模拟合理性,为今后相关研究选择合适的成本模型提供了依据。

  华侨大学王泉骅同学的报告题目为《晋江流域水运网络的时空变化和环境特征研究》。他以晋江流域水运网络的时空变化和环境特征复原为研究目标,旨在揭示晋江流域水运路线的分布与变化规律,探讨水运路线与周边地理环境的关系。他在泉州市晋江流域,通过地名学、文献研究、ArcGIS水文分析和Tobler旅行函数等方法构建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水运网络。其研究认为,历史水运路线整体呈现边长增加、覆盖范围扩大的趋势,并向上游延伸。影响因素包括技术、物料产地和环境等。研究还发现水运路线与周边地形坡度存在关系,下游水运影响范围较广,上游较小。这项研究为泉州“海丝”文化提供了新视角,也为福建省历史交通网络的复原和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王泉骅还介绍了同组其他两位同学的研究,分别是福建省外销瓷内陆贸易路线的定量复原和福建省闽南地区官道演变空间的特征研究,展示了不同类型历史交通路线的复原和特征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雍恒同学报告题目为《海岱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交流路网复原和演化》。他以海岱地区的聚落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聚落互动模型”,综合考虑旅行成本与聚落间互动,对海岱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的交流路网进行了复原和演化分析。他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模拟路网与真实道路点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该模型模拟出的海岱地区交流路网在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模拟获得的路网总长度分别为19,112 km(商)、35,269 km(西周)、51,555 km(春秋)和77,456 km(战国)。他还分析了各个时期路网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如商朝时期的向心性路线,西周、春秋时期以大城市为中心的辐射路网,战国时期路网的快速发展和交流距离重心的收缩等,揭示了人口、城市、冶铁业、制盐业、商业、战争等因素对路网演化的影响。

  安徽师范大学路曙光同学的报告题目为《明清时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徽州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点保护地区,其文化遗存丰富。他以明清时期徽州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他对徽州文书等历史文献资料、明清时期徽州地区各种自然灾害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小波分析。研究发现,徽州地区的自然灾害以水旱灾害为主,且在清代发生频次高于明代;灾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逐渐由旱灾为主向水灾为主过渡。他还分析了徽州地区的自然灾害与全球气候变化、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相关性。

  南京师范大学袁文静同学的报告题目为《基于文本大数据的环太湖地区考古学文化区系演化研究》。她分析了考古文本大数据的特征,包括编写规范复杂、专有名词多、记录风格存在差异、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不同等;她展示了基于深度学习方法进行信息抽取技术的流程图和示例图,介绍了基于图数据库的考古文本信息的组织方法。在环太湖地区考古学文化区系演化的研究部分,她对环太湖地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的考古遗址,从宏观分区、社会一体化程度、文化继承性、方向分布特征和器物组合分析等多个维度开展了对环太湖地区考古学文化区系演化的研究,综合分析了环太湖地区考古学文化区系的演化特征。

  最后,南京师范大学环境考古研究院执行院长贾鑫副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强调了环境考古学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才能发展壮大;他希望各学科、各研究领域的老师和同学们能够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这也是环境考古研究生论坛的初衷所在;他鼓励同学们大胆畅所欲言,在学术交流中放松心态,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他指出,在听取报告的同时,老师们也在不断地向同学们学习,同学们也能够为各个学科带来新的理念、认识和思想。因此,他希望这种以“组会”为形式的学术交流能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越走越远,让更多的人在这里获得收获。

  第二届“环境考古·江南研究生论坛”在继承和发扬前届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学科范围,拓宽了地域范围,以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基础,通过设立多个版块,从不同方向对当下热门前沿的环境考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在各个版块中,参会师生就古代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生业模式与人类适应、古人活动的时空场景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时,还就新技术在环境考古中的应用、多学科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参会的老师和研究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论坛的交流和研讨,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学会了从别人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作者:贾鑫

审核:莫多闻

返回 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