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
文章摘自公众号 文博中国 文章链接: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 (qq.com)
发掘单位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
李 罡
项目概况
本次发掘工作自开始便注重学科科研人员加入,其中以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队伍为主,联合多个科研单位业务人员深度介入年代样品及环境样品的采集、动物骨骼的加固与提取、脆弱文物室内CT扫描及保护方案的制定,以及古地貌分析、古DNA样品分析等。
主要发现
1.展现10万年以来旧石器文化连续发展的地层剖面
跋山遗址地层堆积厚近8米,划分为14个文化层,第1~14层均出土石制品,第6~14层出土动物化石,光释光方法和铀系法测年显示其文化堆积距今10~5万年;水泉峪遗址地层堆积超过10米,目前确认包括7个文化层,初步测年数据显示距今6.5~2万年。通过对跋山遗址群中跋山、水泉峪两个代表性遗址的考古发掘,揭露出的剖面在地层层序、年代与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十分难得,奠定了跋山遗址群乃至山东及华北地区距今10万年以来古环境变迁与文化发展演化研究的背景框架。(图4~图7)
2.四期文化承前启后,海岱地区10万年历史脉络清晰再现
跋山、水泉峪两个代表性遗址不仅地层可衔接,且至少保存约15000年的重叠地层。跋山遗址群已发现的旧石器遗存具体可分为4期,前3期以石核-石片技术的发展为标志,第4期是船形细石核技术特点,具体如下:
第2期,为距今7~6万年的跋山遗址中间文化层(第5~8文化层)。发掘出土石制品数量更多,工具加工更为规整,基本不见一器多用或不定型器物,盘状石核比例大为提高,与10万年前石器技术相比表现出明显进步。此外,清理出的炭屑及多处用火遗迹,说明本期古人类为应对末次冰期,深海氧同位素4阶段的严酷环境,更频繁使用火来改善生活条件。(图8-2)
第3期,为距今5-3万年的跋山遗址上文化层(第1~4文化层)以及水泉峪遗址中间文化层(第4、5文化层)。二者均体现出石料多样化特点,脉石英品质明显优化,器物小型化趋势显著,石器精细化程度提高。(图8-3)
第4期,为水泉峪遗址上文化层(第2、3文化层)。出土华北南部地区时代最早的以船形石核为代表的细石器技术,具体又可细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据初步测年数据显示,分别为距今2.4万年和2.8万年。碳粒的出土同样暗示着古人类在面对末次冰期最盛期时对火的广泛利用。(图8-4)
跋山遗址群目前出土及采集标本5万余件。其中跋山遗址出土标本2.6万件,包括石制品16000余件、动物骨骼1000余件;水泉峪遗址出土石制品4171件。尤其是跋山遗址下文化层清理出古人类活动面,出土古菱齿象及犀牛等巨型动物骨骼及大量石制品。在约30平方米区域内清理出古菱齿象下颌8具,清楚地再现了古人类集中利用巨型哺乳动物的生活场景。这种对特定动物相同部位的刻意利用情况是古人类使用巨型动物的实证,说明与同期处于高纬度人群普遍利用鹿、牛等大型动物明显不同,跋山遗址此阶段古人群更依赖对古菱齿象和犀牛等巨型动物。除狩猎、食用外,还将古菱齿象门齿作为工具加以利用。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图9~图12)
图10 跋山遗址部分石制品拼合组
图12 8具象下颌的分布情况
4.年代更早的船形细石核技术,华北南部细石器起源的新证据
水泉峪遗址出土细石核类型以船形为主,核体普遍低矮,平均在1厘米,具有东北亚南部细石器传统的典型特点。已发现的细石核包括细石核预制品,以及剥片初期及废弃等阶段产品。个别船形石核极为精小,剥片面遍布细石叶疤痕,整齐清晰。细石器所在层位采用两种测年方法进行测定,初步数据集中在距今2.4和2.8万年两个阶段。其中距今2.8万年的数据使山东地区成为华北南部地区早期细石器技术出现的区域之一,为探讨东北亚南部细石器起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证据。(图13)
学术价值与意义
3.生动再现古人类应对黄淮海之间晚更新世环境变迁的适应策略与历史场景
从距今十万年左右的深海氧同位素5阶段,有古棱齿象与犀牛等巨型哺乳动物的集中利用场景,到阶段冷期来临之际用火遗迹密集发现,再随着末次冰期最盛期的临近,细石器技术出现并持续发展,均展示出生活在黄淮之间的晚更新世人类,为应对冰期、间冰期交替出现带来的环境变迁,不断调整适应策略,采用不同的维生方式,生动地重现了我们远古祖先生产、生活的历史场景。(图15)
图15 跋山遗址8层下用火遗迹
4.为中国与东亚现代人起源研究再添关键证据
跋山遗址群的发现为学术界与公众关注的现代人起源,即我们直系祖先来源问题提供了更重要的证据。晚更新世以来的连续文化堆积,无间断的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均展现出本地区人类的连续发展历史进程。特别是距今6~7万年的第2期旧石器文化发展态势,更直接否定了末次冰期寒冷期东亚古人类灭绝的推论,清楚展示出本地区乃至中国与东亚早期人类与文化持续演化发展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