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出土晋唐墓俑与彩绘陶研究”项目课题组成员赴韩、旅顺调研

来源:兰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5-04-22 21:24 访问量:82

2025年4月11~17日,魏文斌教授带领国家社科基金“考古实证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吐鲁番出土晋唐墓俑与彩绘陶研究”项目组成员宋添力、黄婷婷前往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与旅顺博物馆,针对吐鲁番出土文物展开深入调查,受到了相关博物馆的热情接待。此次调查活动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坚实的实物资料支撑。

图片1.png

考察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文物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展厅


图片2.png

考察旅顺博物馆

吐鲁番,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而此次调查涉及的文物,均与大谷探险队有关。20世纪初,大谷探险队在新疆等地展开探险活动,于吐鲁番地区收获了大量珍贵文物。然而,这些文物并未能完整地留存于一处,而是被分散到了中国、韩国、日本等地。其中,分散到韩国的部分被存放于朝鲜总督府博物馆,后随着时代变迁,该博物馆更名为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分散到中国的部分,主要收藏于旅顺博物馆,大部分敦煌文书已被移交至国家图书馆;分散到日本的部分,则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龙谷大学等处。

此次调查的核心主题,正是聚焦于这些大谷收集品。吐鲁番出土的古代文物,作为丝绸之路文明的重要见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它们不仅是研究古代吐鲁番地区社会生活、宗教信仰、艺术风格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更是连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历史文化的桥梁。通过对这些文物的调查和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为实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力的考古依据。

在调查过程中,项目组成员详细记录了相关文物的尺寸、形制、纹饰等特征,进行了器物拍照工作,并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旅顺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为进一步推动吐鲁番出土古代文物与丝绸之路文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次跨国调查活动,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探索。它不仅有助于完善吐鲁番出土文物的相关研究资料,也为推动丝绸之路文明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吐鲁番出土的古代文物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丝绸之路的神秘历史。

本次考察得到圆光大学韩中关系研究院、裕堂历史文化研究所学术理事苏铉淑教授、裕堂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苏灿永先生、韩国中央国立博物馆许亨旭学艺官、權泳佑学艺士及遗物管理部郑多喜学艺研究士、旅顺博物馆王振芬馆长等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


返回 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