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的中国舌尖考古——稳定同位素分析学术会议”纪要

来源:中国考古网 发布时间:2019-10-29 11:56 访问量:430

  迄今为止,将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运用于考古研究,在中国已开展了35年。虽然研究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需反思。为更好地总结以往研究的经验、反思不足,展望未来、提出规范,2019年10月18-19日,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华北饭店举办“继往开来的中国舌尖考古——稳定同位素分析学术会议”。

与会学者合影

  会议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与文博系主办,浙江大学社会科学院、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协会协办。共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江苏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浙江省博物馆、日本东京大学、日本筑波大学等45位学者参会,共收到论文、摘要26篇,内容涵盖了第一线的稳定同位素考古实践和理论分析、相关领域关联性研究和对不同地区稳定同位素研究分析的批判性反思。共有24位老师、学生进行了报告。

报告会场

  首先由浙江大学郭怡致开幕词。他表明中国的稳定同位素工作如今蓬勃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研究工作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这届会议的主题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不足、展望未来并提出规范。

郭怡致开幕词

项隆元致辞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与文博系主任项隆元向各位参会人员介绍了科技考古与稳定同位素考古在浙江大学的发展历程,希望今后能与大家一起携手共进。

  第一阶段的会议由兰州大学安成邦主持,共有5位报告人。

  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孙国平的报告题目是“浙江新石器时代中期食物结构演变进程——从上山到跨湖桥、河姆渡”。通过介绍浙江地区地理环境、已发现新石器文化的食物结构与社会发展状况讨论这一地区食物结构的演变历程。浙江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通过运用多种科技手段,特别是植硅体、稳定同位素、淀粉粒、脂肪酸等科技方法的分析与研究,为更大程度上复原古人类饮食生活、社会面貌与自然环境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上山文化(距今11000~8000年)、跨湖桥文化(距今8000~7000年)、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6000年)都出土了丰富的材料,开展了较为细致的研究。最后介绍了井头山遗址的部分考古新发现。

学者报告

  兰州大学董广辉的报告题目是“骨骼同位素分析在农业人群扩散历史研究中的应用”。以稳定同位素方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探讨农业人群的扩散历史。在5000BP-2000BP,河西走廊地区的野生动植物呈C3信号,没有显著变化。人与伴生动物在4800-4000BP呈C4信号,食谱结构以粟黍为主。在4000-3300BP转向C3、C4混合状态,推测为食用粟黍、小麦与大麦的结果。3000-2100BP人的同位素信号转向C3,推测以大麦为主。在青藏高原东北部,5200-3600BP时食谱结构以粟黍为主。到了3600-3000BP,人骨稳定同位素信号呈现明显C3、C4混合状态,推测为食用粟黍、小麦与大麦的结果。通过DNA研究结合不同海拔地区作物遗存的碳十四测年数据和人骨碳同位素值数据,最终鉴定出两个单倍群,其起源迁徙与粟黍农业的起源、强化以及向西的传播的年代均有很好的对应。其在约3300年前达到最高比例(~50%)。这些证据提示在大麦农业人群3600年前永久定居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时,很可能以源于黄河流域的粟黍农业人群组分为主体。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罗运兵的报告题目是“动物考古视角下的稳定同位素分析”。他首先肯定了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在丰富动物考古学研究的技术手段、从食性角度开拓动物考古学研究的新领域以及有力提升动物考古学研究精确度等方面的重要贡献。但同位素分析还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基础数据、不同生态位动植物C、N稳定同位素系统需要建立;驯化初期家畜与人类食性的相关性有待更多的坚实个案;单纯通过N稳定同位素值区分家养与野生还缺乏理论支撑,需要以动物考古的信息作为研究支撑。同时,他总结了稳定同位素分析在理论层面完整性和检测数据解释的准确性角度上的欠缺,并提出三个层面的改进建议:一是技术方法的进一步完善,重点是比对数据的积累;二是考古背景的深度结合;三是要注重综合研究的全面推进。

  兰州大学安成邦的报告题目为“干旱半干旱环境下气候因素对碳氮稳定同位素的胁迫及其影响评估”。他指出,在过去10年对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粟黍、小麦、赖草等系统的研究以及并和表土样品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出:不论是粟黍、小麦,还是赖草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的变化在气候空间中的变化不是同步的,其趋势也有差异。而干旱半干旱地区人体氮值远高于其他地方值与本地的动植物氮值,并通过数据分析指出稳定同位素与其他环境因素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建议研究者首先考虑气候要素、植被变迁等对同位素的影响,以期准确、科学地解读考古含义。同时建议建立不同区域和气候背景下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基线,投入更多的基础性工作。

  四川大学原海兵的报告主题为“同位素数据考古学解读的边界”。他从同位素数据产生的理论基础、考古学视角的解读前提、考古学科目标及要求、考古学科研究对象、考古学工作者的阐释范畴以及总结与反思等角度分析了同位素数据实验过程、样本选择代表性以及考古学阐释的理论框架及解读路径,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对未来学科发展及研究者的要求做了一定评述及思考。

学者报告

  第二阶段的会议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罗运兵主持,共有3位报告人。

  日本东京大学米田穰的报告围绕日本史前文化弥生文化的稻作农业展开。他指出,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8000年前的稻作农业大约在2800年前左右传到日本群岛。在稻作农业随着人口流动迁徙被引进到日本前,绳纹文化主要以狩猎-采集-渔猎为主要生业模式。弥生时期农业生计结构的重建是靠人类骨骼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实现的,分析结果显示弥生文化基于水稻的农业生产方式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略有不同。    

  日本筑波大学板桥悠报告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动物蛋白和水生动植物蛋白对人类与猪的饮食所做的贡献。这一问题围绕长江中下游地区跨湖桥遗址、田螺山遗址以及良渚遗址中出土的人及动物骨骼的数据测量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遗址中先民与猪的食谱中包括鱼类资源。

  浙江大学郭怡的报告题目为“中国骨骼稳定同位素考古的现状、反思与展望”。他首先介绍了国际国内稳定同位素考古的发展历程,并指出我国已进入稳定同位素考古的高速发展期,其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大大拓宽、增加。但我国的稳定同位素考古研究逐渐出现研究思路模式化、原因解释简单化、研究方法创新不足的端倪。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着重构建从食物角度出发阐释人类饮食文化演化史、人类社会文化和文明演变规律的整体研究框架体系,明确研究目标;研究范式不断突破、研究方法不断创新,通过对植物、动物、人的稳定同位素测定,建构当地完整的食谱网络,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努力精准分辨人与动物的食物结构;落实多方法联合研究,紧密结合田野考古、体质人类学、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古DNA、环境考古、残留物分析等相关研究结果,全面揭示稳定同位素分析的考古学意义。只有在宏观上不断总结与归纳,在微观上不断完善细节,才能真正讲好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为世界文明的多样化和谐共赢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将中国的稳定同位素-舌尖考古不断推向前进。

  第三阶段会议由山东大学董豫进行主持,共有13位报告人。

学者报告

  厦门大学葛威的报告题目为“对同位素考古区域研究的感想”。他提出不同区域的小环境差异较大,需要本土化的数据采集与对比。针对东南地区文化系统的变迁,结合以小盆地为主的区域地形,对本地的动植物稳定同位素数据进行分析。与中原相比,东南地区考古出土的鹿氮同位素值较高,可能与沿海环境有关。初步收集了现代沿海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发现的确出现氮值升高的情况。在研究贝丘遗址时,参照遗址附近同种类的现代贝类进行对比分析。

  陕西师范大学屈亚婷的报告题目为“古食谱稳定同位素分析——方向定位、内容扩展与对象解剖”。她提出我们需要扩展稳定同位素研究的应用领域,不仅是在考古学研究领域的扩展,还包括更多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如古生物学、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等等。其中包括研究内容的扩展如利用GIS探讨新石器时代人类食谱的时空演变,考虑古食谱稳定同位素分析的影响因素;结合考古学文化发展脉络,判断引起考古遗址出土生物体稳定同位素组成时空变化的主导因素,为揭示古代人地关系、人类活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提供新的视角。同时需要提升古食谱稳定同位素分析基础理论的研究。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消化系统的衰退或病变引起的组织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程度是否显著。另一方面为古食谱稳定同位素分析对象的全方位解剖,一是从研究对象的组织生长与结构成分上扩展;二是多重稳定同位素组成、微量元素等分析。目前,我们将焦点聚集在古食谱“动态”分析。即突出“群体”中的“个体”,从微观角度解读食谱变化所体现的个体食物资源变化、生存环境变迁、迁徙活动、生理健康、饮食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中山大学王婷婷的报告围绕铁器时代新疆罗布泊地区的营盘人木乃伊的稳定同位素研究进行探讨。该研究对营盘人木乃伊遗骸的生活史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包括饮食,运动和健康状况。研究样品包括头46厘米长的头发角蛋白以及牙齿,还对营盘墓地的14种植物样本和2只动物进行了分析作为环境的基准值。多种同位素分析(δ13C,δ15N和δ34S)对相关的生物组织以及他牙齿的淀粉颗粒都进行了分析。根据结果能够从头发的数据中看出C3和C4植物消费的季节性变化,这为我们提供了个体死亡与季节的关联信息。此外,营盘样品的δ15N值升高提供了关于营盘个体生活背景、饮食和健康的新认识。骨骼和牙齿中同位素信号的比较反应出他的地理信息,并反映他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兰州大学马敏敏的报告题目为“河湟及其毗邻地区稳定同位素的基准研究”。通过测试甘青地区四个遗址大样本动物骨胶原δ13C和δ15N值,结合同时代先民同位素结果,探讨了基准生物的选择及其同位素的时空差异等。发现干旱区史前人类骨胶原氮同位素异常高值可能是因为干旱区动植物基准值较高导致的,之前关于干旱区尤其是极端干旱区的青铜时代人群的食物结构及其生业模式解读可能有误。在自然环境相差较大的地区,动物的稳定氮同位素基准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在某地区利用同位素进行生业模式研究时,应该测试研究区动物稳定同位素基准。

  山西大学侯亮亮的报告题目为“历史文献视野中考古稳定同位素数据诠释的机遇与挑战”。历史时期考古稳定同位素研究的基本前提在于通过多学科的综合分析尽可能地确定——考古遗址出土的人骨代表着谁?同时,与各种文献资料有机融合,进而还原一定时空框架下先民的生产和生活及可能的历史故事。考古稳定同位素数据的诠释与历史文献的有机融合的程度还有待提高。通过中国北方地区东周至明代北方相关案例的研究,揭示历史文献视野中考古稳定同位素数据解释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北魏时期人骨并不一定对应拓跋鲜卑族,文化交流区的人群难以识别,需要在后来的研究中注意。

  江苏师范大学王宁的报告题目为“浅谈考古稳定同位素与传统考古学的联合研究——撰写《小双桥遗址的商与夷》一书有感”。小双桥遗址可以区别出两种类型的人,运用C、N 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结合考古类型学、X射线荧光方法对人骨与陶器开展综合研究,推测出夷人活动对于小双桥遗址废弃和商夷关系转变的历史进程。

  辽宁师范大学戴玲玲的报告题目为“淮河流域多处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稳定碳、氮同位素的初步分析”。围绕淮河流域古代生业活动,尤其是古代动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对多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了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重建各类动物的食物结构,探讨诸遗址家畜(主要是家猪)的饲养、管理方式及演变过程。淮河流域在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结构为粟稻混作,是探讨古代家猪食物结构及饲养方式的基础。由于无法将食用野生C3植被和水稻副产品的家猪进行区分,而粟黍的C4信号在摄入量太低的情况下难以在同位素上得以体现,进而限制了对家猪饲养方式的深入探讨。在淮河流域的各遗址中,普遍存在少量鹿科动物的C同位素值较高,显示其摄入了C值较高的植被。在进行同位素数据的分析时,应采用多项指标建立当地的野生植被面貌,以保证对家畜食物来源分析的科学化。

学者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陈相龙的报告题目为“中国古食谱研究的分类描述”。目前,稳定同位素考古主要体现在揭示粟作农业与稻作农业发展与传播过程、麦作农业东渐,研究动物驯化与饲养方式,尤其是通过人和动物互利共生的关系探讨动物驯化的动因等方面。今后,在中华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研究方面,稳定同位素考古还需要继续发力。比如,在长时段、跨区域对比的基础上,探讨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生业经济的作用,分析性别、年龄、社会分工对人群食物结构的影响,通过研究祭祀与普通动物饲养方式的异同研究上古时期权力与祭祀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研究需要严密的逻辑论证,从数据到结论之间的关联需要有相关证据的支撑和辅助。

  山东大学董豫的报告题目为“稳定同位素考古质谱检测和数据报告的规范化问题”。她提出稳定同位素数据检测与数据报告方面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撰写文章时数据提供的不足,会导致数据的可比性存在问题。具体来说,在校正时要至少使用两点校正,保证样品数据的准确性。校正标样的选择要涵盖样品的值,并且在性质上与样品尽量接近,增加可靠性。除校正标样以外还要有复核标样,通过比较复核标样检测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别从而得知检测的准确性。在论文写作中应分别给出测试精度(重复性)与检测准确性(检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总之,在测样时要加强与测样单位的交流,保障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论文写作中应尽量多提供标样和测试信息,供学者们参考比较。

  武汉大学王欣的报告题目为“植物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植物稳定同位素信息揭示农田管理技术,为史前农田管理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途径。目前,植物同位素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粟、黍两种作物,研究重点以重建古环境为主。作为植物稳定同位素研究的基础工作,针对粟黍作物的现代种植实验仍未开展,这是目前国内研究的不足之一。一方面要注重农田管理的研究。探讨农田管理的出现和发展、农田管理在人类发展和文明起源中的作用等问题。一方面将植物同位素纳入到食谱讨论中。经过施肥的作物同样有着较高的δ15N值,食用了经过施肥的作物同样会带来δ15N值的升高,而非更多的摄入肉食。因此,植物稳定同位素研究可以用于食谱的校正,为食谱研究的精细化提供帮助。一方面尝试揭示粟黍、水稻农作物碳氮同位素与水分、施肥的关系,建立粟黍、水稻水分利用和施肥程度的同位素模型。

  复旦大学董惟妙的报告题目为“干旱区同位素食谱分析营养级效应的再思考——以哈密盆地为例”。同位素食谱分析普遍接受的假定是:食物链中N同位素值随营养级升高而增加,营养级每升高一级,N同位素值增加3~5 ‰,或更新过的数值2~6‰。干旱区多个遗址人骨N同位素值表现出明显的富集,少量的工作涉及动物骨骼的测试,亦显示较湿润地区富集,且动物到人N同位素富集程度比此前认识到的数值明显偏大。通过系统的测试干旱区各营养级代表性物种的同位素组成发现:相较于湿润地区,该地区的植物样本N同位素值并未表现出偏高的趋势,而从植物到动物N同位素的富集程度明显高于之前的认识。干旱区同位素分析中的营养级效应不能简单的套用普遍标准,它可能受更复杂的机制影响。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马姣,就稳定同位素在哺乳动物古生态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反思。她指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注意在分析数据时做到既合理又不趋同,避免掉入雷同的解释模式中,切忌形成思维定势。同时,也要注意增大样品的分析量,使得出的结论更经得起推敲。此外,在处理数据时,慎用统计学方法,注意自己的数据是否符合统计学的基本要求。稳定同位素分析在古生物学中的发展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曾解决过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如全球范围内C4植被的扩展及哺乳动物演化与摄食行为之间的关系等,在未来也要更好地发挥该方法本身的优势,尝试新的研究突破点。

  西北大学王奕舒的报告题目为“四川会理县猴子洞遗址出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研究”。以会理县猴子洞遗址出土的75个人骨样品和其中的42个臼齿样品,采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进而对当地先民饮食结构、生活状况及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初步分析,目前已得到的结论为会理县猴子洞遗址先民的饮食结构为以C4类植物为主要植物来源,且大部分先民的饮食结构中动物类食物占有较大比例。结合其特殊地理位置和环境,推测其是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的生业方式。

  会议的第四阶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陈相龙主持,由学生代表中国科学院易冰、姜曲怡和浙江大学楼杰等就自身参与稳定同位素领域学习和研究产生的思考和问题进行分享。

胡耀武教授总结

  会议的最后环节是在胡耀武教授主持下,与会专家学者就本次舌尖考古年会的宣言《中国稳定同位素考古发展倡议》展开讨论。《倡议》以尝试规范国内科学发展为目的,围绕中国稳定同位素考古的现状和未来展开,包括: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问题、国际合作、学生培养等五个方面。

撰稿:施崇阳

摄影:贺雨飞 耿恒猛

审稿:郭 怡

责编:荼荼

返回 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