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探寻古代中国,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来自全国考古工作会的声音
来源:国家文物局
发布时间:2023-07-14 19:18
访问量:425
新华社济南7月13日电 题:多角度探寻古代中国,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来自全国考古工作会的声音7月11日至12日,全国考古工作会在山东济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畅谈对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的认识体会,深入总结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考古工作的重要成就。大家表示,将更加努力多角度探寻古代中国,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中国考古事业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供了根本遵循。”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说,“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不仅仅是要求发掘面积多么宏大、发掘场面多么壮观、出土文物多么精美,而是通过体系化、学理化的理论和科学缜密的方法,系统揭示中国古代社会面貌和历史发展规律,通过把中华文明放在人类历史、世界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完整讲述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进规律,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启迪。”良渚古城遗址、施岙新石器时代稻田遗址、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在浙江,诸多考古遗址成为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的生动见证。“浙江是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实证地之一。我们将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引,围绕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世界古代文明等重大课题开展专项攻关,推动考古成果利用,让考古成为人民的事业、文化的事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说。
这是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2022年7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介绍,目前,偃师二里头遗址、叶县余庄遗址、禹州瓦店遗址等夏文化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在开展,部分遗址考古发掘已取得重要进展。“下一步,我们将集中力量攻关文明起源、夏文化研究等重大历史问题,积极开展黄河、大运河、长城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继续加强郑州商城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诠释中华文明担当职责使命。”
持续做好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考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考古学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要在做好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相关知识的阐释和宣传普及,注重从考古成果中提炼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活’更‘火’,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伴随齐鲁故城、琅琊台、稷下学宫等遗址的发掘,齐鲁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变得更加清晰。“我们要继续怀抱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挖掘齐鲁文化的价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齐鲁考古学文化研究,进一步阐释山东地区在中华文化传统塑造过程中的作用,展示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说。“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地下遗存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立足陕西考古资源特点,依托杨官寨、石峁、芦山峁、周秦汉唐都城等大遗址,继续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讲清楚中华文明传承不止的图景画卷,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陕西考古人的智慧力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说。
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传承悠久文明、赓续中华文脉,回应时代所需、人民所盼、世界关切,中国考古从新的起点出发,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历时20余天,21个潜次工作,不久前,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第一阶段考古调查工作顺利结束,万里碧波下的珍贵文物也逐渐揭开“面纱”。“面向未来,我们还要切实加强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和成果阐释,提升我国水下考古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向远洋、深海等领域发展,进一步讲清楚中华文明的伟大创造、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炜说。近年来,新疆考古工作实现了由“散”到“聚”、由“有”向“优”的转变,考古成果的转化与运用水准也在不断提升。“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继续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不断强化多学科综合研究及文物保护水平,持续开展人才培养,努力推出有价值、有分量的考古研究阐释成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文瑛说。“借助各种现代科学技术,考古工作得以更精确揭示古代遗存的面貌和特征,更广泛提取其中包含的多样化信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表示,“我们将系统地通过古基因组等研究,回答好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等国际考古研究的前沿性课题,从遗传学角度更好探源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明史,为科技考古带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