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参评项目|陕西靖边清平堡遗址

来源:文博中国 发布时间:2024-02-15 10:18 访问量:292

文章摘自公众号 文博中国 文章链接:十大考古参评项目|陕西靖边清平堡遗址 (qq.com)


发掘单位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




项目负责人



于春雷




清平堡简介




清平堡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东门沟村,是明代延绥镇长城沿线驻军城镇“三十六营堡”之一,属于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城是一个立体的、纵深的、庞大的军事建筑体系,也是一组庞大的文物遗存体系。明代长城分为九边管辖,延绥镇即是九边之一。明代延绥镇长城由大边、二边、营堡等三部分组成,具体的遗迹包括墙体、单体建筑、关堡、营堡、相关遗存等。

清平堡是延绥镇下辖中路西端的一座营堡,北邻中路榆林分守道下辖的威武堡(位于横山县塔湾镇),相距20千米,西邻延绥镇西路靖边分守道下辖的龙州堡,相距15千米(图一)清平堡西距明延绥镇长城大边约10千米,西距明延绥镇长城二边约3千米。清平堡周边为沙漠地貌,北、东、南三面环河沟,东侧河沟对岸为黄土地貌。


图片

图一 清平堡位置图

清平堡现存堡墙一周,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宽约300米,南北长约600米,堡内高低起伏,为流沙覆盖。在堡外西侧,有三处护城墩,堡外南侧有两处砖拱桥(图二)


图片

图二 清平堡航拍图

据清修《延绥镇志》记载,清平堡为明成化十一年(1475)建置。“周三里八十步,南、北门二,楼铺十座,系极冲中地。隆庆六年(1572)加高,万历六年(1578)增修,砖砌。”




考古工作



2020年至202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清平堡开展考古工作。对周边进行了调查,对营堡内部进行了全面勘探,并进行了重点发掘,共发掘5930平方米。探明清平堡及周边不同功能区的分布,清理揭露了一批建筑遗迹,并出土一批彩绘泥塑和其他遗物,但军事类遗物极少。


(一)功能区

通过调查勘探,清平堡遗址划分若干功能区(图三)

图片

图三 清平堡功能区

1.营堡居住区,在营堡城墙范围内,主要是营堡驻军及家属的驻守生活区域。


2.护城墩,在营堡外侧附近,共三处,是为营堡本身的安全提供警戒瞭守的设施。


3.砖窑区,在营堡北侧河沟北岸,是为营堡修建提供砖瓦建材的陶窑分布区域


4.墓葬区,在营堡外西北高地,是营堡内居民墓地分布区域。


5.屯田,在营堡外东侧河沟东岸,是营堡驻军屯田的区域,通过两座砖拱桥与营堡交通。

(二)遗迹


发掘清理的建筑遗迹(图四),用材为有夯土、砖、石等,根据建筑用砖,结合文献记载,可将清平堡遗址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为成化至万历年间,晚期为万历至康熙年间。


图片

图四 发掘遗迹分布图

1.中心楼(二号建筑)


二号建筑位于清平堡内南部平坦区域的中心位置偏东,现存为夯土包砖高台,顶部残破,台体下设四出券洞,连接堡内四条主干街道。台体南北长17米,东西长12米,残高4.2米(图五)根据建筑形制和用砖规格,该建筑整体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建筑平面为正方形,边长12米,下设十字券洞。晚期建筑部分是在早期建筑的南侧增建,增建部分南北长5米,东西宽12米。晚期部分下设南北券洞与早期券洞相通,该券洞顶部低于早期部分券洞顶部0.6米(图六)。


图片

图五 中心楼遗迹全貌

图片

图六 中心楼晚期部分

根据建筑形制,二号建筑是位于清平堡的规划中心位置,名称为中心楼,这类建筑在明代延绥镇三十六营堡中都有,也是明代城镇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清平门(五号建筑)

五号建筑位于清平堡南城墙中部,是南城墙上的一处门址,门外有瓮城。在南城墙只发现这一处门址,文献中记载该门名称为“清平门”。


清平门开在城墙上,与中心楼南侧券洞正对(图七),砖石砌券洞式单门道形制。门道东西宽3.5米,南北长8.4米。门道铺砖,大部为流水冲毁,门道两侧残存有红色条状砂岩砌筑的基础。门外设瓮城,瓮城内平面长方形,东西长13.4米,南北宽9.5米(图八)。瓮城门开在瓮城东墙中部,门道南北宽3.3米,东西长4.6米。瓮城门为砖砌券洞式单门道门,门道内堆积大量砖,排列整齐,保留了券洞的排列方式。


图片

图七 清平门位置

图片

图八 清平门瓮城

瓮城北、西两面为营堡的城墙,宽8.4米,东、南两面为瓮城城墙,宽4.6米,残高1-6米,内部为沙土夯筑而成,夯层明显,外部为双层青砖包筑,墙体顶部残留三合土防水层,外侧墙基部分为两层红砂岩石条砌筑。根据建筑材料和文献记载,清平门有两期,早期为夯土城墙、砖砌城门,时代为成化十一年至万历六年;晚期为砖包城墙,时代为万历六年至康熙年间。


3.显应宫(一号建筑群)


一号建筑群位于中心楼西侧偏北,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南北长65米,东西长约25米,建筑上部被破坏,下部残存高度1-2.5米,建筑均为砖砌。根据建筑内出土的石碑碑记,这是一处名为显应宫的城隍庙遗迹。


显应宫由砖砌的照壁、旗杆、大门、院墙、戏台、东西两庑、祭坛、正殿、寝宫等部分组成,整体呈轴对称分布(图九)。

图片

图九 显应宫平面布局

根据建筑用砖的规格,显应宫建筑可分为早晚两期。大殿下部、戏台下部、大门下部为早期建筑,用砖较大,尺寸为44×22×8厘米。东西两庑、寝宫、照壁为晚期建筑,大殿、戏台均于晚期经过二次修缮,用砖较小,32×16×6厘米。参考碑记内容,早期时代为成化至万历二十六年间,晚期时代为万历二十六年至康熙间。

在东西两庑出土的泥塑神像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明朝风格的形象和蒙古风格的形象,尤其体现在这两类塑像眼珠颜色和材质的区别上(图十)。明朝风格服饰塑像的眼珠黑色,玻璃材质。蒙古风格服饰塑像的眼珠棕色,酱釉瓷质(图十一)


图片

图十 明朝风格彩绘泥塑

图片

图十一 蒙古风格彩绘泥塑

4.南大街(L1)、西大街(L2)、东大街(L3)


L1、L2、L3位于营堡内,L1位于南侧,连接中心楼与清平门。L2连接中心楼与西城墙墩台处。L3连接中心楼与营堡东门。


宽度均为12米,沙土堆积层厚度1.5-2米,包含大量炭屑、碎骨等,界线不清晰,没有典型路土层,平面无法清理展现(图十二)。

图片

图十二 L1地层

根据位置,判断这是营堡内主干大街,应该在中心楼北侧还有北大街存在,共同构成营堡基本的框架干线。


5.堡外佛寺(六号建筑群)


六号建筑群位于营堡西外侧200米处护城墩南侧的台地上,破坏较严重,残存遗迹高度0.3米,但平面布局比较清晰,为一处南北向方形院落,长23.5米,残宽25米。内部可分为两组院落,分别由正殿、两庑、倒座组成,两组共用的大门位于南侧,门外向坡下有步道(图十三)根据正殿和两庑出土泥塑神像脚部迹象和经幢残块及基座判断,这是一处佛教寺院遗迹。根据残留建筑用砖判断,为早期建筑。


图片

图十三 堡外佛寺

6.墓葬


墓葬区位于营堡外西北侧高地,距离营堡北门约500米。共清理2座墓葬(编号M2、M3),均为小型土洞室墓,不见棺,随葬品1-2件,M3出土“万历通宝”1枚,时代为明代后期。经过对人骨进行鉴定,二人来自不同人群,M2墓主可能与南边的闽台人群有关,受西北地区的人群影响。而M3个体很有可能是晋陕地区受欧罗巴成分影响的混血后代。





工作收获



通过清平堡遗址的考古工作,发现了真实的长城:出于军事目的修建的清平堡,在使用过程中,营堡内及周边发生的主要是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在清平堡使用的时空范围里,蒙汉两族之间的关系是以和平、友好的交流、融合为主,清平堡促进了民族的交流融合,为民族的交流融合提供了场地。以清平堡为代表的长城遗址是长城两侧的民族与文化发生交流、融合的场所。


通过清平堡遗址的考古工作,明确了长城在使用过程中促进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具体作用,增强了长城南北两侧人群对长城遗址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持续的考古工作,进一步明确长城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的作用,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返回 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