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考古,感知中华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2日在京揭晓,一个个陌生的地名因考古脱颖而出、声名远扬。
始于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已走过33个春秋。从学界的专业集会,到越来越多公众关注的盛会,这是考古从“冷门”向“显学”迈进的3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考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
为何是考古?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如果将中国历史比作人的记忆,其中一些片段早已消散湮灭。一代一代考古人接续探索,就是为了让这份记忆更加清晰确凿。这是攸关“何以中国”的大事。
认识文明离不开考古。在河南仰韶村的陶片上见证仰韶文化的灿烂创造,在四川三星堆的青铜上品读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相互影响,在新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感受唐朝戍边将士的家国情怀……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的考古发现熠熠生辉。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正是考古资料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聚的发展历程。
认知自我离不开考古。当3000年前的甲骨文被今人释读,我们怎能不惊叹汉字的绵延传承?当距今8000余年的稻谷遗存被发现,我们怎能不自豪于先民的智慧勤劳?每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公布,都是一堂极好的历史公开课,它用鲜活的、甚至就在你我身边的考古发现,帮助更多人认识自我、增长自信,赋予我们“平视世界”的底气。
更重要的,一个民族越清楚“我们是谁,我们从何来”,就越能有力地把握历史规律,越能使自己行进在历史的正确方向上。纵观近年来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即便是良渚、殷墟、三星堆等发掘已久、名满天下的遗址,依然能产出重大的考古新发现、新进展,填补曾经的认知空白。如果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那考古就令这本教科书愈加厚重,愈加有指导性。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回顾往年的“十大”,江苏的大报恩寺遗址、陕西的石峁遗址、江西的海昏侯刘贺墓等如今已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点。新一年度的“十大”,也令人心驰神往。亲临“十大”,亲近考古,一个相同的心声共鸣回响: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徐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