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旧石器考古新发现

来源:中国考古网 发布时间:2023-04-01 11:18 访问量:342

  2023年3月30日下午,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系列讲座第六讲《攀登“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旧石器考古新发现》继续在线上进行。讲座由兰州大学张东菊教授主讲,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晓凌研究员主持此次讲座,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委会主任王社江研究员点评,来自国内众多考古科研单位和高校的160余位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张东菊教授从高原旧石器时代考古背景意义、工作新进展、研究新认识、前景与展望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其研究团队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

  一、研究意义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研究人类对极端环境适应的理想区域。青藏高原是考古学、人类学、遗传学等领域学者研究人类的高海拔环境适应历史的热点区域。

  20世纪50年代开始,特别是第一次青藏科考期间,老一辈学者在藏北黑河、羌塘地区、阿里、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等地调查发现了一系列地表石器地点。在这些地点,简单石核-石片、手斧、细石叶等技术制品及陶片共存,学术界关于这些遗址的年代、文化面貌、文化来源等问题均有较大争议。

  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学者在青海省共和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先后发现了拉乙亥和小柴旦遗址,拉乙亥遗址发掘出土大量石制品和动物骨骼,是青藏高原首个有绝对测年数据的后旧石器时代遗址,测年结果为距今6745土85年(碳十四年龄)。小柴旦遗址为地表石器地点,年代尚存在争议。

  21世纪前十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学者,在青南高原、青海湖盆地、昆仑山口等区域发现多个有埋藏地层的重要旧石器/后旧石器时代遗址,为高原上的早期人类活动提供了一批绝对测年结果,确定古人类至少在距今1.5万年就扩散至青藏高原,在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早中期活动强烈。高原东北部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存保存较好,但已有研究主要基于表面采集和剖面清理,材料数量较为有限,亟需开展正式考古发掘,系统收集各项考古遗存开展综合分析。

  二、工作新进展

  2010年以来,聚焦青藏高原东北部,兰州大学旧石器环境考古团队开展系统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十余处旧石器考古遗址。

  夏河人下颌骨化石于上世纪80年代发现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的白石崖溶洞,化石的体质形态、古蛋白和化石外包裹的碳酸盐结合的铀系测年等分析结果显示,这件化石是距今至少16万年的丹尼索瓦人化石。白石崖溶洞遗址的发掘和综合分析显示,该遗址形成于距今约19-3万年。遗址出土石制品主要由简单石核-石片技术打制而成,工具数量多,但精致工具少。动物化石丰富,多较破碎,许多骨骼表面有砍砸、切割和火烧痕迹,初步鉴定的动物种属有羚羊、狐狸、犀牛、野牛、鬣狗等。从沉积物中提取的古人类DNA结果显示,在距今10万年和距今6万年,甚至晚至距今4.5万年,生活在该洞穴的为丹尼索瓦人,为丹尼索瓦人在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该洞穴提供了可靠的遗传学、年代学、地层学和考古学证据。

  奖俊埠01遗址位于甘肃省永登县武胜驿镇奖俊埠村。发掘研究表明,该遗址形成于末次间冰期(距今12-9万年),出土的石制品主要由简单石核-石片技术打制二层,工具主要由石片加工而成,但是加工多不精致,原料主要来自遗址附近常见的脉石英,古人类的移动范围可能较为有限。遗址出土动物骨骼非常破碎,仅可鉴定出大中型食草类动物,动物资源利用情况暂不清,明显区别于白石崖溶洞遗址。

  奖俊埠02遗址位于甘肃省永登县武胜驿镇奖俊埠村。发掘研究说明细石器人群在末次冰消期已扩散至高原东北部。遗址石制品组合以细石叶技术产品为主,石器工业特征与青海湖盆地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早中期的细石器遗址相近。

  丁都普巴遗址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海拔约3800 m。2021年8月调查发现并试掘,发现较多石制品和动物骨骼,初步分析发现石制品组合属于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体系,初步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间可能早于末次盛冰期。

  151遗址位于青海湖南岸的青海南山山前河流阶地上。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调查队发现于2007年。2014年和2016年,兰州大学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其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发掘研究表明,该遗址主要形成于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早中期,出土石制品主要由小石片、细石叶、细石核、断块和碎屑等构成。151遗址的石料研究分析显示,处于末次冰消期的下文化层石制品以近源的石英和石英岩为主要原料;而处于全新世早中期的上文化层开始出现较高比例的燧石、玉髓等优质硅质岩石料,并且主要用于生产细石器。动物骨骼分析显示,151遗址下文化层人群主要随机狩猎野牛和野马/野驴等大型有蹄类动物。

  江西沟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江西沟镇达仓村东南约1公里处,同样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调查队调查发现,前期研究显示该遗址包括1号和2号两个地点,主要形成于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早中期。2022年,兰州大学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其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发掘发现连续、保存较好的原生文化层,发现火塘、灰坑、石堆等遗迹,收集了丰富的石制品、动物骨骼,还有较多陶片、炭屑等。

  何家台遗址位于甘肃省永登县武胜驿镇奖俊埠村,兰州大学旧石器环境考古团队在2015年调查时发现,2022年进行发掘,系统收集了丰富的石制品、动物骨骼等。

  三、研究新认识

  1、文化序列:从中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中期(距今19万年到距今5千年之间),青藏高原东北部保存了较为连续的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

  2、石器工业:丹尼索瓦人及其他可能古老型人类主要采用简单石核-石片技术,石器加工简易,石料利用率低,而晚期现代人采用细石叶技术,石器加工精致,开始利用优质原料且利用率高。

  3、生存策略:丹尼索瓦人及其他可能古老型人类主要捕猎大中型食草类动物,其中,夏河丹尼索瓦人利用了多样化的动物资源,以羊亚科为主。末次冰消期,青海湖盆地的细石器人群主要随机狩猎野牛和野马/野驴等大型有蹄类动物。全新世早中期,青海湖盆地的细石器人群专门化狩猎普氏原羚。

  4、移动模式:细石器人群开始利用远源优质燧石等原料,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高、低海拔地区间频繁迁徙交流,活动范围显著扩大,流动性增强。这些发现构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较为连续的史前狩猎采集人群活动年龄框架,将青藏高原最早史前人类活动的历史大幅推前至距今19万年,研究还证明古老型智人—丹尼索瓦人曾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初步揭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史前狩猎采集人群的文化特征、生存策略和移动模式。

  四、前景与展望

  张东菊教授最后指出,尽管最新的发掘与研究为研究早期古人类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但丹尼索瓦人和早期现代人在高原东北部的时空分布仍需更多信息来构筑。另外高原东北部不同史前狩猎采集人群的文化特征、生存策略和移动模式也还要继续深入研究。未来对高原不同史前狩猎采集人群之间的遗传关系和文化联系的讨论也将是学界的一个挑战。

  讲座引起了参会者的热烈讨论。北京大学夏正楷教授和李锋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晓凌研究员等分别从石器类型、原料分析、年代测定等方面与张东菊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最后,主持人张晓凌研究员邀请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委会主任王社江研究员对报告进行点评。王社江研究员对张东菊教授团队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做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认为研究工作是“开创性的”,这些工作大大拓宽了学术界对青藏高原地区古人类活动的认识。最为重要的是对丹尼索瓦人的发现与研究突破了学术界此前对丹尼索瓦人的认识,带来了关于丹尼索瓦人起源、迁徙、文化面貌等一系列新的学术问题。同时,张东菊教授团队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研究填补了以往青藏高原研究区域的空白,后续的研究工作可为学术界带来更多有意义的信息。(纪要根据讲座整理,内容经张东菊教授审定)

整理:铁卫东

审核:王社江


返回 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