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24级考古学硕士研究生赴定西市通渭县考察
2025年4月25日至26日,兰州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所2024级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在魏文斌老师的带领下赴定西市通渭县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古调查实习。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对通渭县现存宋代寨堡进行实地调查并参观榜罗镇会议纪念馆。
通渭县现存的宋代寨堡,包括鸡川镇许家堡村李家坪社的鸡川寨城址(鸡川古城)、陇阳镇陇阳村堡子山顶的陇阳堡、什川镇古城村李家坪社的通渭寨、什川镇漆麻村漆麻社的七(漆)麻堡、马营镇锦屏村坡儿川西锦屏山的笃罗川堡(华川关),此次实习活动主要调查了鸡川寨、陇阳堡、通渭寨三处。
鸡川寨城址位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鸡川镇许家堡村李家坪社南100米,显清河西岸第二台地。北临李家坪,南为牛家店,东临陈家河,西靠陡湾山,依山而建,呈不规则五边形,周长1660米,东西宽约620米,南北最长约380米,最窄150米,占地面积142700平方米。寨墙夯筑基宽6.5-7米,顶宽4米,残高6米,北边瓮城残存呈圆形,直径27米。城南北各筑有马面三个,城西北约200米处有烽火台一座,城与烽火合之间有宽15米,深5米壕沟3道。该城址为通渭县境内现存最早的古城建筑。1983年7月6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2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会要辑稿·兵二八》:治平四年闰三月三日,陕西四路沿边宣抚使郭逵言:“秦州青鸡川藩官首领药厮哥等愿献青鸡川土地,乞修展城寨,招罗弓箭手。体量若于青鸡川南牟谷口修置城寨,则秦州与德顺军沿边堡寨相接,足以断贼来路,已发兵夫修筑。”又奉诏,具青鸡川一带大小堡寨去处。并四至远近、合役人工,次第以闻,仍以泾原路捺吴川新修堡障,赐名治平寨,青鸡川新修堡障,赐名鸡川寨,仍降诏奖谕。
鸡川寨城址北墙(图左)与瓮城(图右)
同学们在城内及城墙周围做了田野采集,收集到带有宋代特征的陶片、瓷片若干、铁锅残件、兽骨等,并测量鸡川寨北墙上瓮城的尺寸,还进行了无人机拍摄,对鸡川寨城址的整体结构有了更深的理解。
同学们测量瓮城
同学们寻找鸡川寨城址马面
陇阳堡位于陇阳镇陇阳村堡子山顶,西南东北走向,西南高东北低,东有瓮城,呈不规则菱形。北面墙体基本完好,西北长约 220 米,东南长约 290 米,宽约 80 米面积约 3 万 余平方米。城西面一道壕堑,距城 500 米制高点筑烽火台。《重修通渭县志》《天下郡国利病书》有载。
对于陇阳堡的考察,不仅进行了无人机拍摄,还测量了墙壁上残存的多个马面的尺寸。
陇阳堡高程图(张奋强制)
魏老师讲解陇阳堡
师生测量马面
师生在陇阳堡合照
通渭寨位于什川镇古城村李家坪社。北依山,南临常家河(古城沟,即擦珠谷)。平面呈三角形,周长约 1820 米,面积约 12 万平方米。寨墙夯筑,基宽 10 米,残高 5—15 米, 顶宽 2 米。墙外有马面、角墩,东西辟门,东面瓮城,直径 38 米。东、西墙基本完好,南墙残存无几。西北面有宽约 11 米、深 12 米的壕沟三道,距寨分别为 17 米、68 米、118 米。 寨北 200 米制高点筑有烽火台 1 座。
《宋会要·方域二〇》:通渭堡
神宗熙宁元年七月六日,陕西经略使韩琦言:“已委秦凤路副都总管杨文广于擦珠谷修一大堡,于近里城寨差拨人马防守。候修毕,即乞废罢纳迷、山丹、菜园、白石、了钟五堡使臣军兵。及毕利川无主荒闲地土甚多,见行封标,招置弓箭手。”从之,仍诏:“纳迷、山丹堡正系秦州入古渭寨径直大路,蕃部往来,至永宁寨解卖鞍马,仰常切照管,毋致梗涩。”及奏功毕,赐名通渭堡,赐文广对衣、金带、银鞍勒马,余赐各有差。
通渭寨遗址高程(张奋强制)
通渭寨遗址东面瓮城
通渭寨内有许多现代居民,通过与老乡的对话大致了解到,北面现存的开口为居民自己挖出的小路,而寨子原门位于南部,现已坍塌。除了实地走访居民,同学们还测量了北面墙体及东面瓮城的东西宽、南北长、顶高等尺寸,并在城内采集到许多陶片。
魏老师指导同学们测量墙厚
师生在通渭寨遗址合照
北宋时期西北边疆修筑寨堡,以抵御西夏军队南下,通渭县境内宋代共筑3座大型城寨,其中鸡川寨、通渭寨保存基本完好,甘谷城已无存,陇阳堡则为甘谷城属五堡中唯一城址至今基本完好且名称一直未变更的一座,因此以上三地的考察所得的信息基本可以映射宋代时期通渭县的面貌,这几座城寨或堡不仅为研究宋代西北边防体系、军事战略部署及城防工程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还为探究宋代建筑技术与营造法式提供了鲜活样本。
博物馆的参观也是本次实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学们共同参观了榜罗镇会议纪念馆和榜罗镇会议旧址,榜罗会议正式作出了将中国革命大本营和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到陕甘苏区的重大决策,通过此次的参观学习让大家进一步地认识到了此次会议的决定性意义。
师生参观榜罗镇会议纪念馆
师生在榜罗镇会议纪念馆合照
通过本次的实习活动,同学们不仅对宋代城寨、堡子及古城遗址的形制、性质认识更深刻,还在这一过程中也进一步掌握摄影、测量、无人机使用等技能,在各地采集到的陶片、瓷片等遗物后期会进行系统清洗,以便进行整理和修复。
注:各城寨的基本材料采自刘小农《通渭宋寨堡(上)、(下)》,通渭文联公众号,2024年3月7日、2024年3月8日。
文字:邓秋爽
图片:刘美彤、梁亦欣、张奋强、邓秋爽